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管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大化提高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的紧迫任务。改革全新的政务服务运行模式,实现 “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审批”,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全区行政资源,优化市、县(区)、乡镇(街道)服务窗口设置,打破行政界限和数据孤岛,跨区域、层级、部门限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充分以公众、企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建立规范化、均等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政务围绕城市运营的公共服务体系以 “一个平台,一张网”、“网格化”和“多元共治”的理念建立网格化社区服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下沉社区。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中缺失的信用评价体系和监察监管体系,结合“互联网+”的思路进一步开展移动应用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应用新模式。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点与面、单项应用与整体发挥之间的关系,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应用平台,不断提高平台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坚持以人为本,以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增强平台的实用性、易用性、兼容性和扩展性。
打破区域限制、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联通孤岛、协同业务、共享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能,构建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应用平台。
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建设、服务和应用方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建设实用高效、适度超前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从管理体制、技术保障和运行服务等方面入手,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建立相应信息化系统,减少建设费用投入及日常维护。
通过开放的API接口,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调用,真正达到实现一站式服务的目的。
通过二元化工作流程设定,提高审批效率。通过邮件和即时通讯等系统,减少纸张等资源浪费,降低办公成本。
通过整合不同的业务资源、拉通政务业务流程,实现人与人、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间的联通,强化部门协同合作,建立政府内部高效协作的支撑模式。
平台提供统一的服务办事入口,实现“政务用户办事一个入口”,免除用户多系统、多平台、多账号登录,解决不同平台间重复登录问题。
打破传统条快管理模式所导致的管理分散、资源散落、不集中等问题,解决部门管理割裂问题,实现对用户、应用、数据、服务的统一集中管控。
归属于服务总平台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实现300多项业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惠民服务,联通48家委办局,服务全市350万人口、1.5万家企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