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也分别在不同文件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业信用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构建起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梳理各政府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针对信用主体档案与信用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形成信用主体档案标准。
建设城市级公共信用管理系统数据规范,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和规范征信市场依据。
以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为依据归集各部门信用资源,构建信用信息管理、披露及共享机制,对公众、政府部门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服务。
建立联合惩戒、异议处理等基本信用应用产品,为公众、政府部门、专业信用评估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作为政府人员服务窗口,为政府公务人员提供信用信息的归集、管理、发布以及信用应用产品的服务。
对信用信息汇集和推送情况从完整性、符合性、一致性、正确性、重复性、合理性和时效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监控及处理。
实现区域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对信用主体分类信用管理。
打破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提高部门间信用联动监管水平,政府内部各部门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促进各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诚信社会市场环境。
面向省市级政府部门,着力构建“信用城市”,对于完善城市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信用信息汇集管理系统收集的信用数据,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可作为各单位和部门在处理行政事项的参考依据,实现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
失信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梧州市信用平台对自身的失信记录进行修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由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将其失信记录撤下,保留数据但不再对外公示,以此达到信用修复的效果。
项目建设主要完成公共信用平台基础框架的搭建;搭建全市统一的信用账号库、信用数据库,归集信用信息;建立市级信用互联服务门户,在“信用梧州”门户上提供基本的信用披露、信用查询等服务,并实现7天双公示目标。在应用层面,推广基本的信用应用服务产品,例如信用查询、联合惩戒系统等内容;建立公共信用与行业信用的共存共融机制,建立人行、工商、商务、税务等共建部门的合作关系;建立本地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完成国家、省级信用考核目标,基本实现公众、企业可查的目标。